博群号,花香,常是在夜色中;奋进,常是在孤寂里;成败,常是在路途上。内心浮躁的人,难以有开阔的胸襟,坦然的心境,亦不会有真正的坚强与勇敢。

关键词不能为空

品牌资讯

导航

抗击匈奴(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)

来源:网络
编辑:佚名

首页 > 品牌资讯 > 正文

原标题:中国历史上抗击匈奴第一人,功绩不输卫青、霍去病,却被君王冤杀

今天给各位分享抗击匈奴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抗击匈奴、原创 中国历史上抗击匈奴第一人,功绩不输卫青、霍去病,却被君王冤杀、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等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东汉以前,汉族政权的北部边疆曾经长期面临草原民族匈奴骑兵袭扰和入侵。在抗击匈奴的历史舞台上,出现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人物,如卫青,霍去病。然论起抗击匈奴第一名将,非李牧莫属。引用南宋岳飞的满江红中“壮士饥餐胡虏肉,谈笑渴饮匈奴血。“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。

抗击匈奴(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)

匈奴作为草原民族,部众自幼在马背上长大,以游牧、渔猎为生,个个身强体壮,而且弓马娴熟,适应力强,性情残忍好斗,匈奴人翻上马背就可以出征打仗。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,但却非常狡猾。凭借着对环境地理的熟悉,经常是来无影,去无踪。

接下来看看匈奴的实力。其实力在冒顿单于的时代达到鼎盛。可以说冒顿是匈奴人的一代雄主。他东破东胡,南并楼烦,复占河套之地(秦时蒙恬收复之地)西击月氏和西域诸国,北控丁零,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大漠、辽东及西域。依据对冒顿拥三十余万控弦之士围困刘邦于白登山推算,以五口出一算,则匈奴人口应当在一百五十万至两百万之间。

抗击匈奴

匈奴国的全盛时期历冒顿、老上、军臣三单于时期,尽百年,在伊稚斜单于时期,国力被汉军打击由盛转衰。全盛时期的匈奴,中原王朝没有能力反击匈奴,只能以和亲输财等策略羁绊之。

中原有实力反击匈奴的时候,主要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蒙恬驱逐匈奴;西汉武帝时期卫青、霍去病、李广利对匈奴的进攻和后来匈奴内乱,西汉分而治之;东汉时,北匈奴又不断南侵中原,袭扰掠夺东汉边地,东汉窦固、耿恭等数次攻伐北匈奴,直至北匈奴势弱,余部西遁入中西亚,乃至欧洲等地。

此时,匈奴虽然还没有达到秦汉时期的强盛,但是其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,是战国时期的诸国无法比拟的。战国时期,诸国混战,赵国综合实力不及统一王朝秦汉,李牧又以赵国边疆一隅之地对匈奴的反击显得尤为可贵。

战国时期,有秦赵燕三国与匈奴交界。但是对付匈奴的方式有所不同。秦志在统一天下,其全力攻伐六国,因此统一六国前,基本以筑城防御匈奴为主。

抗击匈奴的七大名将

抗击匈奴的七大名将

赵国也修筑了长城。不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。赵国骑兵实力与匈奴差距缩小。但赵国的总体军事实力,还是无法匈奴相比。匈奴对中原长期侵袭、劫掠不断,赵国北部边疆对着匈奴,受到的侵掠尤为严重。

是时,李牧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北部边疆雁门郡的守将,长期防备和抗击匈奴侵袭。

他战略上,积极谋划准备;战术上,静待时机,给匈奴以致命一击。为此,他根据北部边疆的实际情况实施一系列措施和方略

第一,设置官吏僚属,又将当地赋税收入全部纳入幕府,储备军费粮秣。

第二,厚待士卒,笼络军心。每天都要宰杀数头牛犒劳麾下士卒,士卒感念其厚待之德,愿为其效命。

抗击匈奴是哪个朝代

第三,根据赵国边军的实际情况训练士兵的骑射、进击、搏杀、防御、撤退等军事技能以及战阵、营垒的操练,有效地强化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。

第四,加强防备匈奴的侵扰,设置众多的烽火台,重视警报,派遣大量侦骑打探匈奴敌情,达到知己知彼。

第五,严明军纪,同时示敌以弱。匈奴入寇时,全军不得出战,全部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,有敢于不听命令的立即处斩。

李牧实施这些措施后,匈奴每次入侵,严密的警报系统都能发挥威力,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,不敢擅自出战,傲慢了匈奴的军心,却使匈奴掳掠一无所得。这样坚持了数年,赵国边军成了一支装备精良、军纪严明而又素质极高的军队。赵国军队在人员、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,为以后的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。

李牧的做法也成功达到了示敌以弱的目的,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死,不敢与之对战,对李牧十分轻视。就连赵国边军中一些将领和赵王都被他的战术所骗。将领们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。赵王遣使臣责备李牧固守不战,甚至一度撤换了李牧。但李牧最后还是回到了边疆,继续主持抗击匈奴的重任。

李牧依旧按照前策实施,积极练兵,不言战事。他精选战车一千三百乘,精选骑兵一万三千人,敢于冲锋陷阵的精锐步卒五万人,善射的弓弩手十万人,诸兵种训练协同作战。

等到诸兵种协同作战已经驾轻就熟。李牧就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,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。匈奴骑兵来掠夺时,李牧只派遣小股部队迎敌,两军稍一接触,赵军便败退而去,几千人百姓和牲畜丢弃给匈奴人。如此往复,几番诱敌,匈奴人终于上钩了。匈奴倾巢而出,单于亲率十几万骑兵南下。李牧知道这是全歼匈奴的唯一机会。

李牧按平时训练排兵布阵,一千三百乘战车列阵在前,五万精锐步卒在中,十万弓弩士在后作为正兵;一万三千骑兵,作为奇兵,分左右两翼埋伏,当匈奴铁骑大举进攻的时候,战车阵正面迎敌以泄其锋芒,步卒居中阻击其攻势,弓弩手的硬弓强弩万箭齐发、遮天蔽日般飞向敌军。经过步卒顽强阻击,匈奴大军进攻受阻,士气大挫。

此时,埋伏在两翼的骑兵突然杀出,包抄掩杀匈奴骑兵。匈奴骑兵本就轻敌,被赵骑军打的措不及防,阵型顿时大乱,兵找不到将,将聚不到兵。李牧大军步卒正面挤压,骑军两翼冲杀进而分割包围匈奴大军,杀的匈奴人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,俘虏无数。只有匈奴单于及少数贵族身免,逃亡大漠。

此役,使十几万匈奴铁骑全军覆没,在此后十几年里,匈奴不敢靠近赵国边界。使赵国能集全国之力对战秦国,而无后顾之忧。凭此战李牧位列战国名将。成为中国历史抗击匈奴的第一人。

李广抗击匈奴

李广抗击匈奴

之后,李牧被赵王调往秦赵前线,率大军抵御秦国。公元前229年,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,听信太后及奸臣谗言削夺了李牧的兵权,不久李牧被杀害。一代名将就这样被冤杀,赵王自毁长城冤死了赵国最后的捍卫者李牧。赵国从此再无擎国之柱石,赵国不久就被强秦所灭。

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有关抗击匈奴、原创 中国历史上抗击匈奴第一人,功绩不输卫青、霍去病,却被君王冤杀、抗击匈奴(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)的相关内容了。战国时期,诸国混战,赵国综合实力不及统一王朝秦汉,李牧又以赵国边疆一隅之地对匈奴的反击显得尤为可贵。

相关阅读